实测线上买药:不同商家同种药反差 母狗,价钱差十几倍,蓝本是临期药
"归拢种药,不同药店的价钱差这样多吗?"
周瑞在翻到前天的订单时,发出了这个感触,前天他发热,回到家吃完外卖才发现我方的体温越来越高,家中的布洛芬照旧吃罢了,提起手机思在好意思团上买个布洛芬,却发现价钱大要飞腾了不少。
"本日买药的时候其实就嗅觉有点不对劲,但是不安静就没思纠结,这两天翻出以前的订单一看,发现比上一单要贵三倍,很吃惊。"
翻开小红书,周瑞发现我方不是个例,海量的烦恼同品不同价的帖子丰富多采,而况品类范围除了药品,更高价钱的保健品亦然重灾地,有东谈主直言,"算了算我方多花的钱,嗅觉我方耗费了一个亿"。
动作在坐蓐过程中严格按照颐养的质料圭臬和坐蓐经由进行操作的商品,具有合规天资的药厂能确保每一批次的药品在质料、因素、功效等方面保握高度一致。为什么在这种布景下,却依然能变成如斯悬殊的价钱差距?新识研究所尝试着通过实操来探索一下,望望背后到底是怎样的产销体系?
一样的药价钱收支 10 倍,藏着消费者不知谈的"临期猫腻"
若是说以前往药店买药主要磋商的是要不要付医保的问题,那跟着线上买药的进步,越来越多东谈主启动买药也"货比三家"。
洪磊在被问到咫尺的买药民风时,他坦言咫尺基本在网上买。
"前次我买了一盒药,药店里花了 30 块,回到家拿好意思团一看,独一 13 块钱。低廉太多了。"
图源:好意思团
犀利人妻"以前买药,齐知谈基本每家价钱齐差未几,那儿便捷拿着医保卡去就行了,不会像买一稔一样比一下哪家低廉,其后发现店里的价钱比网上贵许多,我就民风了在网上买了。"
但是久而久之,他发现一件事,就算是在归拢个平台,不同商家之间就怕候价钱差别常多。
举例,咱们在好意思团上汲取了" 999 伤风清热颗粒(无糖)6g*10 袋 / 盒"。在裸露的隔邻在售商家中,价钱最低的在 15.5 元,最高的则为 28.8 元,后者险些是前者的两倍。
图源:好意思团
单价在两位数的药品尚且如斯,一些医疗保健品的价差则要更甚。
咱们珍重到,大意平台上有"过来东谈主"提到一则教养,那就是廉价的保健品,除掉赝品的情况外,多是临期品。
为了考据这件事,此次咱们汲取了保质期为两年的保健品"汤臣倍健蜂胶软胶囊":
翻开某在线买药平台,相似的这款居品,不同商家的售价悬殊:最贵的能到 999 元,其他比较贵的则是一瓶 300 元傍边,而低廉的,则仅为 80 多元,差距率先 10 倍。由于咱们在 2023 年 9 月份时也曾破钞 300 元下过一次订单(订单 A)不错动作对照组,此次咱们破钞 83 元下单一份,动作现实组(订单 B ) 。
后果标明,A 组居品到货时,距离坐蓐日历仅往常了 4 个月,距离保质期到期还有 1 年 8 个月;B 组居品到货时,距离坐蓐日历照旧往常了 15 个月,距离保质期到期仅剩 9 个月。
图源:新识研究社拍摄,左为 A 组,右为 B 组
就此事,新识研究所究诘了好意思团客服,客服暗示,平台售卖药品公法是十足革职药品监督管制局公法,只会售卖在保质期以内的药品,但当咱们进一步究诘平台会否售卖临期药品时,好意思团未给予回复。
由于京东、好意思团等在线买药平台不复旧药品 / 保健品的效期透明,咱们汲取在另一复旧效期透明的平台——药师帮进行考据。
后果是:相似的居品,若是距离效期还有一年技巧的,价钱为 71.12 元;但若是距离效期仅剩 5 个月的,价钱即大幅下落到 27.90 元。有永远在药师帮上购买药物的用户向新识研究所暗示,一般法则是效期剩半年以内就会打折。
图源:药师帮
在小红书上,从好意思团、京东,到阿里、1 药网,再到抖音、视频号,吐槽廉价买药买到临期药的,百鸟争鸣。不错说,临期即打折,打折即临期,这一法则在险些通盘平台齐不错建树。
图源:京东买药
临期售药,游走在「浅灰色地带」
骨子上,近几年线上买药阛阓限制越来越大,由于药品既具有商品的一般属性(如经济价值、交换价值等),又具有特殊的医疗属性,又很难将其简短地按照正常商品的逻辑进行坐蓐和销售。
图源:新康界
在需求端,动作具有刚需属性的商品,东谈主们生病或需要保健时,药品是必需品。一方面,我国东谈主口基数大,跟着我国社会东谈主口老龄化加重,客源基础敷裕雄壮;另一方面,如今,年青东谈主面对着较大的责任压力和生计节律,容易出现亚健康景色,越来越多的年青东谈主也启动加入到保健品消费的行列中。
在供给端,著明药企通过永远的阛阓参加和品牌建树,在消费者中建树了细腻的口碑和信誉,而由于阛阓进初学槛高,在许多大药厂的牌号品范围,阛阓格局相对踏实,品牌真心度高。
此外,还有负面案例的烘托。
在短视频平台的直播间,"保健课程"随处,由于短视频照旧渗入到了咱们每个东谈主,包括老年东谈主的生计当中,这种高价保健品随时齐有可能忽悠到老年东谈主,于是,就让一些犯罪商家和个东谈主,在心中燃起了"骗到一个是一个"的思法。
图源:中国消费者报
比较起这些容易夸大功效的犯罪分子,"著明品牌"的"著明居品"当然愈加容易取得醉心,再加上廉价扣头的吸引。那在面对一盒独一 83 元的汤臣倍健蜂胶软胶囊时,不仅老东谈主,局促老东谈主上圈套的子女也要"牢固"得多。以至可能没特别志到是否临期的问题。
在以上各种因素的重叠下,一派"浅灰色地带"出身了。
之是以说是"浅灰色",是因为这谈不上是游走在 OK 与不 OK,正当与分歧法的地带,但确乎购买者一不防范就容易掉进坑里。为什么这样说呢?
原因在于"临期药品"的"活泼性"。
临期药品并莫得严格界说。尽管有各式各类的说法,有"保质期前 30 日内"、" 45 日内"、" 3 个月内"、" 6 个月内"等多个说法,但法律上并莫得对此严格公法,严谨的说法仍然是"接近灵验期但尚未逾期的药品"。
据悉,把柄《药品方针质料管制规范》的磋议公法,在一般情况下,临期药品在距失效期 3 个月以内就谢绝销售,即使距失效期率先 3 个月,但在货源不充足时也可能不被允许销售。可是,若是药品穷乏,且药品的用药疗程在灵验期内,即使是距离灵验期 1 个月的药品,也可能被允许销售。此外,关于保质期期限不同的药品,相似也有不同的临界期,保质期>300 天的,剩余技巧小于保质期的 1/10(如保质期 2 年,剩余 45 天)谢绝销售;保质期 ≤300 天的,剩余技巧小于 30 天即谢绝销售。
图源:大讼师网
值得一提的是,在北京市药品监督管制局官网上,2023 年 4 月 7 日,有网民也曾发问:"药品低于多长灵验期是不允许销售?",北京市药监局回应为:"国度对药品低于多长灵验期不允许销售莫得明确公法,但明确公法不得销售逾期药品,销售近效期药品应当向顾主奉告灵验期"。
但同期,北京市药监局又在另一个回复中暗示,"《药品网罗销售监督管制办法》未公法必须在网页上展示灵验期。客户思了解灵验期的磋议信息,不错在线照看平台客服。"
图源:北京市药品监督管制局
法则尚且"活泼"处理,关于一般消费者来说,更难去详备了解药品的保质期和购买公法了。
一方面,同为要进口的刚需,食物是日常高频消费品,逐日屡次斗争,保质期径直影响食用安全,消费者当然更敏锐。而药品多为偶发性需求,使用频率低,购买后可能永远存放,容易忽略灵验期;另一方面,在往常,消费者默许药店或病院会严格管制药品灵验期,以为"专科机构不会卖逾期药",因此减少主动查验。而食物销售阵势则常需自行甄别。
殊不知,关于大大批消费者来说,"天上莫得低廉的午餐"在大大批时候齐是真义。
写在临了
其实,即就是正规平台也常会被处罚,举例:2021 年 11 月 17 日至 2023 年 9 月 12 日,把柄举报踪影,广州市黄埔区阛阓监督管制局对当事东谈主在阿里健康大药房上发布的居品告白内容存在违背《中华东谈主民共和国告白法》的行动给以立案访问,最终被罚金 45 万元。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用户宣称购买到了疑似假冒商品,并在官网以及寰球防伪数据中心进行查询后发现后果相符。这些用户随后尝试通过平台进行维权,但遇到了退款退货肯求被拒却,以及客服介入不堪利的情况。此外,还有消费者反馈,在购买处方药时,尽管是通过互联网病院开具的电子处方,但在出现问题需要退药时,阿里健康大药房条目提供三甲病院的证明,这一作念法也引起了消费者的不明和投诉。
以"阿里健康大药房"为关节词,共有 5512 条投诉;搜索"京东大药房",共 2507 条投诉,搜索"好意思团买药",有 3120 条。
磋商到关节词不够精确,这些投诉数不成证据哪家就一定风险更大,但能证据,即使在正规平台线上买药、保健品,问题依然许多,关于消费者们来说,多留一个心眼老是没错的。
文中受访者均为假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识研究所"反差 母狗,作家:朱永康,剪辑:丁力,36 氪经授权发布。